家電企業競相擁抱互聯網 空調行業緊追智能化浪潮
今年初,谷歌公司以32億美金收購了美國智能家居行業翹楚Nest,意圖通過傳感器產品來實現其智能家居戰略的布局。
谷歌這一舉動瞬間點燃了全球智能家居市場的熱情。
時隔三月,以空調、冰箱等白電為主要依托的智能家居熱浪已從全球席卷至中國市場,中國的白電行業開始經歷智能化浪潮的洗禮。
空調、家電企業繼續推智能化產品
家電企業競相擁抱互聯網 空調行業緊追智能化浪潮
今年初,谷歌公司以32億美金收購了美國智能家居行業翹楚Nest,意圖通過傳感器產品來實現其智能家居戰略的布局。
谷歌這一舉動瞬間點燃了全球智能家居市場的熱情。
時隔三月,以空調、冰箱等白電為主要依托的智能家居熱浪已從全球席卷至中國市場,中國的白電行業開始經歷智能化浪潮的洗禮。
如果說國外的智能家居行業還在圍繞周邊設備謀篇布局,中國的家電企業則從根本入手,直接向產品智能化開刀。
智能空調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家電行業的智能化之所以能夠響應迅速,和中國家電企業在國際市場占據主導定價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消費市場,也是全球家電最大的制造基地,擁有著完善且配套的行業發展動能。
事實上,智能家居的概念早已被提出,電視智能化之后,白電智能化是必然趨勢。在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系統中,智能空調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只有所有的終端產品都實現智能化,智能家居的優勢才能完全體現出來,才能使消費者的生活真正方便起來。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蕾也表示,“智能家居產品是不同行業跨界合作、資源整合,以及用戶交互等生態圈的搭建。”而這就需要多終端產品之間通過智能家居系統相互配合。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時刻提醒著家電企業要向互聯網轉型,同時也帶動了智能白電的發展。在智能家居概念日漸成熟的背景下,中國的家電企業意識到白電智能化的時機已經成熟。家電企業爭相推出智能產品,積極推廣自己的智能生活戰略。
在今年的AWE(中國家電博覽會)上,長虹、TCL、海爾、美的等一大批中國家電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展出了其在智能家居領域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具體產品,并先后發布了遠景宏大、頗具想象空間智能家居戰略。家電企業的白電智能化動作之大可見一斑。
3月17日,海爾宣布其智能家居平臺正式落地。海爾表示,海爾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能將所有智能家居終端進行互聯互通,更強調人與產品的互動,并打造了空氣生態圈、飲食生態圈、水生態圈以及智能社區四大板塊。
同一天,美的空調高調宣布與阿里巴巴簽署云端戰略合作協議,并共同開發出一款物聯網智能空調。阿里巴巴集團CTO王堅表示,下個月雙方將打通賬號體系,實現來往、支付寶等阿里旗下的APP對美的智能家電產品的遠程無線控制。
另一邊,長虹智能家居戰略也已經落地,發出智能空調即將面世的公告,宣告旗下黑白電的智能化整合進程進入全面布局階段。
奧克斯、格蘭仕等三四線空調廠商也相繼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能空調產品。
從海爾、美的、長虹等家電巨頭的發展戰略可以看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不僅僅是手機、電視、空調等單個終端產品實現智能化,智能家居操作系統針對的是整個家電生態圈內的所有智能終端,使眾家電設備之間協同合作。
在長虹CHiQ電視發布當天,長虹就公布了其智能家居戰略,并宣布CHiQ將作為長虹旗下基于家庭互聯網形態下的一系列智能產品的品類名稱,形成智能家居生態閉環。
最近,海爾也表示,未來還將可穿戴產品與家電產品之間自由聯通。
在未來的智能家電布局中,智能單品將不是主流,能夠把各類家電連接到一起才是關鍵。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未來白電企業的盈利點將集中在智能產品上,同時智能化加速將成為白電產業的新標志。
對于智能家居,消費者充滿期待。奧維咨詢(AVC)的網絡調研平臺調研結果顯示,有97%的消費者認為自己有購買智能家電的需求。
從空調單個產品來看,近兩年空調開始向智能化過度并非偶然。《2014空調行業白皮書》指出,2004年至2006年是中國城市的空調普及年,全國共銷售空調約5000萬臺,根據8年至10年的使用周期,從2012年至2016年正是空調換代高峰,預計今年市場待換新空調量將突破1200萬臺。
云智居認為,在空調換機潮到來之時,智能空調的出現有雙重意義,一是給用戶提供了更高品質的產品,二是為市場洗牌提供了新的契機,一批二三線品牌或將借此機會對在智能化上動作緩慢的行業老大格力發起強有力的沖擊。